首页

天津女王甜甜

时间:2025-05-23 06:40:00 作者:最新天文观测发现稳定棒状结构星系 可追溯至宇宙大爆炸后26亿年 浏览量:50501

  中新网成都9月28日电 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寄托着中国人浪漫的想象与真挚的情感。古时工匠们则把这种想象与情感注入精美的器物之中。当今天的人们在逛博物馆时,仍能通过文物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中秋临近,四川多座博物馆里的中秋韵味愈发浓郁。成都博物馆四楼民俗厅展出七只月饼模子,其底部雕刻的花样清晰可见,有的甚至是“中秋团圆”的字样。而在时间更久远的月饼模子上,纹样的类型涵盖民风民俗和神话故事。这些纹样既用来区分不同口味的馅,也用来表达人们内心的祈望。

图为成都博物馆展出的月饼模子。 成都博物馆 供图

  据介绍,成都博物馆展出的七个糕点模子,是民国时期人们用来制作月饼的工具。这些传统月饼模子装饰图案丰富细致,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清晰展现出人物、山水、花草、鸟兽等纹饰,花纹精整灵细,设计巧妙,工艺精巧多变,直曲交错又干净利落。模具上双鱼、莲子、缠枝花等纹样,传达出从古至今人们祈求富贵吉祥、平安团圆的心愿。

  一些文物讲述着古人的文化崇拜。在传统文化中,蟾蜍与月亮有着奇妙的联系。四川博物院展出一块东汉月神羽人画像砖。图案中,一只飞鸟展翅飞翔,腹部有一个圆轮,其中刻画有蟾蜍。

图为四川博物院展出的东汉月神羽人画像砖。 四川博物院 供图

  据了解,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后变成蟾蜍,蟾蜍是嫦娥的化身。蟾蜍的外形丑陋,但是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却受到了特殊的礼遇。早在仰韶文化时代的彩陶器物上已经印有蛙纹,商代青铜礼器上绘饰了更多的蟾蜍。在丑陋的外貌之下,蟾蜍体现了古人的生殖崇拜。汉代画像砖石将具有旺盛繁殖力的蟾蜍和造人类、主婚姻的女娲同置于一副画面中,传递出相同的意义内涵,即表达了古人对子孙繁衍不息的渴望。

  无独有偶,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也展出了一件蛙形金器。一种观点认为,远古先民对青蛙或蟾蜍如此崇拜,是因为在古人们看来,月亮盈亏圆缺的规律就如同蛙(蟾蜍)的肚腹可以膨大缩小一样。古人认为月亮中有一只神蛙(蟾蜍),是由于神蛙肚腹的伸缩而引起了月亮盈亏的变化。金沙遗址的蛙形金器反映了古蜀人的宗教哲学思想:生殖崇拜、祭蛙求雨、月亮崇拜。

  一些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雅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东汉独角虬龙西王母红砂石摇钱树座,座面雕刻以《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人物为主题。相传西王母拥有长生不死的药,是民间的长生不老之神。嫦娥因服用帝俊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这就是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在中秋佳节,对亲人的思念是永恒的主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无数文人墨客为中秋皓月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广为传颂。在苏轼的故乡,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当代书画家刘旦宅的《明月几时有图》。图中,苏东坡起舞弄清影的人物形象占画面三分之一。当空一轮圆月,并配以酣畅狂放的草书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款识:“三苏祠存。甲子秋日写坡公词意,刘旦宅。”

图为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展出的《明月几时有图》。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供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所作,时任密州知州。当时苏轼与苏辙已经六年未曾见面,加之政治上的不得意,适逢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引发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浓郁思念和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于是写下这首著名的中秋词。其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至今广为流传。(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湖南祁阳多样化种植实现“一棚多收”

在陈军院士带领下,严振华与团队其他成员一同对技术难题进行重点攻关,并联合捷威动力和力神电池等在津企业,突破了高效预充、复合耐热涂层、阻燃电解液和多孔电极快充等技术难题,开发出高比能、高安全、快充型锂动力电池。就在近日,陈军牵头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闭幕 王沪宁主持并讲话

“数字化设备在缩短订单周期、提升产能、实现精准管理的同时,还可以节省近45%的人力成本。”谢长保说,去年一体机“上马”后,他还带队前往波兰、德国参展,收获了不少欧洲客户的新订单,2023年公司出口首破1亿元大关,“今年希望达成1.2亿元的出口目标”。

云南大理森林火灾已全部扑灭 无人员伤亡

首届“矩阵杯”网络安全大赛于6月26-28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设置通用产品漏挖赛、国产软硬件安全检测赛、原创漏洞挖掘赛、人工智能(大模型)挑战赛、战队攻防对抗赛五大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1000余支战队、近3000名选手共同向2000万奖金发起冲击。

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据美国凯撒家族基金会网站(KFF)报道,“药物过量死亡+婴幼儿阿片类药物意外中毒”已成为美国儿童的第三大死因。马萨诸塞州儿童综合医院青少年科主任斯科特·哈德兰德(Scott Hadland)在针对儿科医生进行的成瘾治疗研究中发现,掺有强效阿片类药物的假阿普唑仑、阿德拉或氨酚羟考酮药品最为致命。在近期药物过量致死的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有近25%的病例是死于假药。

10年前,也是在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提到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等诸多领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